在多年的商业扩张中,乐视的商业帝国几乎渗透了每一个热门行业。
2017年7月,贾跃亭辞去董事长一职,160亿股权被冻结,旗下的业务被相继变卖,就算很多人不愿看到,但早已有所警觉的一幕还是发生了,乐视帝国正在分崩离析,这个曾经高喊“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的乐视领军人物,如今也真的走到了危险的边缘,很多人指责贾跃亭这是引火上身,他的贪婪和野心,快要毁了自己亲手创办的企业。
农民出身的贾跃亭
1973年出生的贾跃亭,成长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他未能像哥哥姐姐一样考入大学,毕业于陕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的他,来到了垣曲县地方税务局任网络技术管理员一职,枯燥的公务员生活让贾跃亭难以适应。
1996年,他通过在地税局工作一年所积蓄的人际关系,成功借到了20万元,在当时妻子的帮助下,贾跃亭下海成立了山西垣曲县卓越实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洗精煤,除了煤炭生意以外,公司还从事运输、印刷等业务,总之,只要是挣钱的行业,他都有所涉及。
1996年至2002年间,贾跃亭的第一次婚姻以失败告终。随着他在小县城的生意越做越大,锻炼出了卓越的商业才华。
2003年,当时还年轻的他丢掉了过去的包袱,来到了北京,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乐视网成立
2004年,乐视网成立,与之后相继成立的PPS、优酷、56网,只看中点击量和广告收入,而忽略了内容质量,贾跃亭认识到,内容才是视频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于是,乐视网低价收购了大量影视剧的网络版权。在2007年至2009年间,版权采购费为5850万,随着政府加大互联网版权保护力度,乐视又通过出售一部分版权赚取差价,率先实现了行业内盈利,获得IPO资格。
2010年8月,乐视在创业板上市,成为首家A股上市的视频网站。
此次上市得益于贾跃亭的高瞻远瞩,这对乐视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进军影视行业
在得到了大量资金后,乐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一步,成立了乐视影业,从而尝试自制内容。
从2009年的《机器侠》、《决战刹马镇》开始,乐视影业出品发行了《敢死队》、《太平轮》、《归来》等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迅速成为一线电影企业。
2011年,乐视斥资2000万购买了《甄传》的独家网络版权,20亿的流量也让贾跃亭看到了其制作方花儿影视的价值。
两年后,乐视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收购了花儿影视100%的股权,完成了上游电视剧制作和发行领域的初步整合。
在抢占了电影电视的部分市场后,乐视也同时向体育行业进军,其实,乐视很早就已经在经营自己的体验频道了,不过2012年才开始正式做大。
2014年,乐视体育正式成立,并拉来了刘涛、孙红雷等一线明星股东,在此强大的号召力下,乐视体育分别在A轮B轮获得8亿和80亿的融资,开始疯狂的购买英超、F1等体育赛事版权。
开始生产硬件
在为视频业务填充内容的同时,乐视也始终推进者自身在智能硬件上的布局,在“硬件+内容+应用”的生态模式下,2009年,乐视正式对外销售云视频超高清播放机818,该产品后来演变为乐视盒子。
2012年,3年的试水之后,贾跃亭不再满足于现状,他认为,相比于盒子,付费电视或许更具有价值,因此,乐视于2013年正式发布了超级电视,在首代产品收效一般后,乐视于同年10月推出的S50一度售到断货,这让贾跃亭意识到,或许在手机领域,也可以有所作为。
于是,在2014年,乐视超级手机计划启动,并于次年面市,随着乐1、乐2及乐3Pro的不断升级,乐视手机也成功进入了主流手机企业行列。
“硬件+内容+平台+应用”模式
“硬件+内容+平台+应用”这一模式的威力被再次得以验证,此时的贾跃亭,频繁的利用PPT演讲和情怀去宣传让他引以为傲的生态化反理念。
这个拗口、难懂的词是贾跃亭自己一手炮制的,意思就是利用多元化的业务间所生产的化学反应,为企业后续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贸然进军电视和手机行业的后果,就是以低于成本价销售的策略,虽然能短时间内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如此激烈的热门行业里,没有质量过硬的产品,乐视只能沦为一家二三流的企业。
乐视旗下八大生态业务体系,只有乐视网能保持盈利,其余板块始终都处于亏损状态,如果说手机业务是乐视奔溃重组的根源,那么导火索就是贾跃亭宣布进军汽车领域。
早在2013年,他就有过造车的想法,但是被当时的核心高层以风险高和缺乏经验所反对,但贾跃亭却表态“如果能够点燃更多人的梦想,即使乐视造车万劫不复,也义无反顾”。
造车:See计划
一年后,固执的贾跃亭正式对外公布了“See计划”,宣布造车,他的造车梦,也吸引了国内一大批汽车行业的精英,此后的一年中,贾跃亭在各个演讲和发布会中,始终把“生态”和“颠覆”挂在嘴边,乐视汽车也先后发布了UI系统,并宣布与北汽、阿斯顿马丁和美国初创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进行战略合作。
在此期间,频频亮相公众视野的贾跃亭大谈乐视汽车生态,但一年多过去了,汽车的影子仍没有见到,质疑声不绝于耳。
直到2016年4月,乐视首款概念车亮相,贾跃亭的造车梦似乎要实现了,但更加戏剧化的现实出现了。
2016年10月,乐视在美国旧金山的发布会上,原本计划亮相的概念车LeSee Pro并没有如约出现,贾跃亭给出的解释是:车子在运输过程中遭遇车祸,无法及时修复。
如此乌龙事件,再次把乐视汽车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美国媒体曝出,贾跃亭在内华达州的汽车工厂面临停工,其官员更是声称,贾跃亭的乐视汽车是一场庞氏骗局,至此,乐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困境显现
被国内供应商曝出拖欠巨款项的贾跃亭,正面承认了资金链方面的问题,他声称将在取得融资后首先保证汽车的生产,却招到了其它业务高管的不满。
此时的乐视产业链,就像倾倒的多米乐骨牌,连环效应开始明显,大规模裁员,北美公司人去楼空,国内易到创始团队和乐视彻底决裂,乐视体育因资金问题,失去多个重要赛事的转播权,贾跃亭个人资产遭冻结,前往美国后,仍有个人期待着他能英雄归来。
2017年7月6日,贾跃亭与亲手创建的乐视分道扬镳,乐视网、乐视影业和乐视致新三块资产的负债都由孙宏斌旗下的融创房地产公司接管,在贾跃亭手中,仅剩下乐视汽车最后一张牌。
英雄归来?
2018年1月,贾跃亭表示,再获得100亿美元,就能保证法拉第未来的FF91大规模量产,这款新车打破了特斯拉在云巅赛道的记录,其0-96km/h的加速时间为2.39秒,为目前量产车的世界记录,它的续航里程达到700公里,是贾跃亭最后的救命稻草。
回顾乐视的成长过程,它就像一个骑单车的人,跑得太快了,体力不支,如今想要慢下来,又开始东倒西歪。
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都是以烧钱这种战略性方式率先占领市场,只不过乐视的步子迈得太大,贾跃亭无奈只能在公开信中表示,要么伟大,要么死亡,然而对于大部分乐视人来说,活着才是唯一目的。
如今,在孙宏斌的带领下,正竭力洗去“贾跃亭”标签的新乐视将何去何从,后者又将何时回国,这一切,都只能交给时间来得出分晓。